最近几年,美国媒体老爱拿航母说事儿希恩配资网,总觉得自家那11艘核动力大家伙甩中国几条街,领先个几十年不成问题。
国家利益杂志就发过文章,强调美国航母在质量和数量上都遥遥领先,中国要想在太平洋、大西洋和印度洋像美国那样到处部署,还得等上好一阵子。
这话听着有道理,毕竟美国海军积累了上百年经验,从二战到现在,航母就是他们的王牌。可中国海军从零起步到现在,辽宁舰和山东舰已经在服役,福建舰也进入海试阶段。问题来了,中国要凑齐11艘航母,得花多少工夫?
美国海军现役11艘,全是核动力尼米兹级和福特级,吨位大,续航无限,能全球跑。每个航母编队带几十架F-35和F/A-18,电子战和预警机齐全,实战经验丰富,从海湾战争到最近的中东部署,都证明了价值。
我国辽宁舰是基于苏联瓦良格号改的,山东舰是自己造的改进版,两艘都是常规动力,用滑跃甲板起飞歼-15。福建舰是第三艘,8万吨级,用电磁弹射,测试中表现不错,能带更多飞机,包括歼-35隐身机和空警-600预警机。
到2025年8月,福建舰已经完成了第八轮海试,甲板上出现过飞机痕迹,说明在逐步验证舰载机操作。 中国海军总吨位上虽有优势,但航母数量只有两艘活跃的,第三艘还在磨合。
质量对比,美国媒体常说领先几十年,主要指核动力和舰载机经验。美国福特号有电磁弹射,但也出过故障,维修成本高。
中国福建舰直接上电磁弹射,效率可能更高,舰岛设计紧凑,雷达和近防系统先进。 中国舰载机组合在隐身和电子战上追得紧,歼-35是第五代机,能和F-35掰掰腕子。但美国有全球基地网,能快速部署,中国还得靠本土船厂和补给舰。
差距有,但没那么夸张,我国在局部技术上已赶上,比如弹射系统直接跳过蒸汽式。 这让一些美国专家开始警觉,觉得中国海军扩张速度快得惊人。
希恩配资网
数量上,美国稳坐头把交椅,11艘航母分散在各大洋,保持常备态势。中国目标是蓝水海军,从1985年买废旧航母研究起步,到现在自研自造。
专家估计,到2030年中国可能有5到6艘航母,包括核动力型。
第四艘已经在2024年开工,核动力设计,能解决续航问题。 美国海军报告说,中国海军整体舰艇到2025年可能达395艘,2030年435艘,但航母是重头戏。
要到11艘,那得看长远。美国智库CSIS分析,中国海军扩张基于经济实力,到2030年可能有5艘航母和10艘弹道导弹潜艇。
纽约时报报道,到2040年中国可能有6艘。 按这个节奏,从现在两艘活跃加一艘海试,第四艘在建,再加后续,凑11艘至少要到2040年后,甚至更晚。
因为每艘航母从设计到服役要10年左右,还得配护航舰和飞机。船厂虽忙,但材料和人才有限。
美国媒体酸溜溜的劲儿,部分因为中国速度。
中国双航母编队2025年6月穿越第一岛链,进入西太平洋演习,歼-15起降上百次,显示协调能力提升。
这让美国海军警铃大作,觉得在挑战太平洋主导权。
战略上,中国航母不止为打仗,还为护航贸易路线。
印度洋和南海是中国能源通道,航母能保驾护航。相比美国全球部署,中国更注重区域影响力,到印度洋巡航已成常态。
美国领先论有依据,但忽略中国潜力。BBC报道,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200倍,第四艘航母卫星图显示,设计大,核动力,能带四条弹射轨道,接近美国福特级,这让差距缩小。
总的,我国到11艘航母,不是一蹴而就。
但这不光是数字游戏,还关乎全球格局变化。
美国媒体的担忧,恰恰说明中国海军已成气候。
参考资料
美国专家预测:中国7年后将拥有7艘航母 央视网希恩配资网
前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